明珠中翳

2018年4月12日 星期四

中医是不分科的!




现代医学的分科越来越细,现代社会生活的老百姓们,已经习惯了进医院看病要找适合自己的科室进行诊疗,见不同的医生诊治。
不过,看中医师确是完全不同的体验,无论是头疼、脚疼,还是肺炎、肾炎,不仅没有确切的科室可选,竟然可以去见同一个医生,这中医是又治头、又治脚的,明显就是“神医”的节奏啊,怎么那么不可信呢?
经常有人问我一个问题:请问医生,你是看哪个科的中医?每当遇到这样的问题,我就无从回答,有时,我会耐心的一次一次、一遍一遍的重复的回答不同人的相同的问题。


中医的眼里,人是由肝心脾肺肾五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系统组成的,五个系统各自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发生变化,但是又必须互相保持一个相对平衡。当这个相对平衡被打破时,就会发生疾病。所以,无论是什么样的疾病,中医只需要根据自己的诊疗手段找到失衡的原因、部位和程度,然后用药物、针灸等恢复五个系统之间的平衡。相对来说,不同的诊疗对象可能在平衡的规律上有所差别,所以会有人善妇科病,有人善治皮肤病,有的人在某些方面有独特的经验,如此而已。从治疗的本质上来说,无论是头部的疾病还是脚上的疾病,在中医眼中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疾病只有发展到什么程度,深入到什么层次的区别。

准确的说:中医是不分科的,真正的好中医,一定是从整体上把握人体,从全身上下表里辨证病情进行施治的,所以,中医是不可以分科的。 否则,就把系统性的中醫科学思维变成了“头痛醫头、脚痛醫脚”的局限性思维了。比如:张仲景“伤寒论”有醫各科疑难杂症的药方。
       
再比如人们常说的“痰湿病”,可以引起:“头疼、子宫肌瘤、关节炎、湿疹颈椎病、糖尿病、高血脂等不同科的病症。也就是说,同一个“本”--“痰湿”,可以引发不同的“标”-----各科疾病。



这些理论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实际操作并没有那么简单。你想,有的人腰疼,有的人腹泻,有的人脱肛,中医师却要根据望闻问切四诊,找寻有效信息分析出他们有可能都是脾胃虚寒,其实也是挺不容易的;而同样都是咳嗽,中医师却要根据咳嗽的声音,有无痰,咳嗽的时间等等来判断这个咳嗽究竟是哪个系统不平衡引起的,而不是直接给止咳药了事,是不是听起来也很复杂?这就是中医的“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了。而且,即使都是脾胃虚寒,这症状是腰疼还是脱肛在具体的药方上还是有点儿不同的,需要在温补中焦的基础上进行加减,至于如何选药,哪些剂量,那就跟医生自己的经验和习惯很有关系了,所以不同的中医师即使在面对同样一个疾病也会开出不一样的方子来。这是中医个性化诊疗的优势 。

所以,中醫应该是全面的,从诊脉-配药(散、膏、丸、剂等)-营养-食疗-针灸-推拿-康复……,是以整体的思维为导向的,是不能分科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